牙齒變色原因
擁有健康潔白的牙齒,是每個人的夢想,但牙齒會因先天或後天的各種因素造成變色情形,關於牙齒變色的原因可分為下列幾種:
外因性染色: 抽菸、吃檳榔、喝咖啡、喝茶等,造成牙齒牙釉質表面的染色。
蛀牙或填補物: 齲齒本身及複合樹脂或銀粉等填補材料亦會因為時間長久或牙釉質過薄等而導致牙齒變色。
年紀因素: 由於飲食習慣造成牙齒表面色素沈積,加上年齡增長,牙齒表面的微小裂隙相對增加,使色素滲入更深層的牙本質結構,造成深度變色。或是年紀的增加,因為牙釉質磨損變薄減少了透明層,加上色澤較深具保護機轉的修復性牙本質產生,因而使的牙齒顏色加深。
抗生素造成: 孕婦或二歲前幼兒服用了四環黴素,會造成乳牙變色。二 歲到八歲兒童服用,則會造成恆牙永久性變色。依據變色的程度,可區分成四級:第一級是齒色輕微變黃或褐色,未成帶狀分布,第二級同上只是顏色則較深,第三級與第四級除顏色較一、二級加深外,牙齒表面會出現帶狀染色現象。
氟化物引起: 從懷孕三個月到八歲期間,若過度攝取氟化物,會使得牙釉質形成細胞代謝作用不正常,導致牙齒表現出礦物化不良且多孔性的牙釉質底層,稱為斑釉質。造成的牙齒染色,依據外觀可分成四種:可疑變色-牙釉質上出現白斑; 輕度變色-牙齒表面出現較大面積的白色晦暗區; 中度變色-牙齒表面出現凹陷或褐色染色; 嚴重變色-牙齒表面出現腐蝕外觀。
系統性疾病造成: 胎兒時有嚴重黃疸的小孩, 血液中過多的紅血球受到破壞, 導致其代謝產物膽紅素無法適時的排出, 而在乳牙的牙本質有淺藍青色或褐色的血鐵質沉著。
美白方式
根據不同的牙齒變色原因, 可以有下面幾種方式美白:
超音波洗牙: 利用超音波去除牙齒表面的附著物,主要針對因口腔衛生不佳、牙菌斑堆積及飲食習慣等而導致的外因性牙齒染色。
噴砂美白: 因吃檳榔、抽菸、喝咖啡、茶等造成牙齒全面性染色,可用口內噴砂方式去除牙齒表面的染色物,回歸牙齒原色。
冷膠美白: 用低濃度的過氧化氫藥劑, 配合個人專屬牙托,自行在家配戴一段時間,達到美白效果。是目前最廣為使用的漂白方式。
冷光美白: 利用橡皮章或牙齦保護劑等方式下,把30∼50% 的過氧化氫藥劑均勻塗布在牙齒唇側面,再以不同光源照射進行漂白。通常效果迅速明顯,需於門診操作。
陶瓷貼片: 藥物性染色無法藉藥劑漂白,可由修磨牙齒來製作贗復物以恢復美觀,是治療計畫中最後的選擇。
美白評估
在進行牙齒美白之前,需先評估個人牙齒狀況,決定是否進行各項療程,或是術前的整治改善,方能達到最佳的美白效果。
蛀牙和不良填補物: 美白前須評估是否有蛀牙和不良的填補,若有問題須先處理,否則美白藥劑容易滲入牙齒中,造成傷害。
牙齦狀況: 牙齦若有腫脹流血情形,需先治療方能美白。
牙齒敏感度: 牙齒美白後常會有敏感現象,若原有牙齒已敏感,需先處理以免美白造成更不適。
顏色評估: 紀錄牙齒顏色,作為美白術後比較。
X光片: 針對某些特定牙齒拍攝,評估其齲齒和牙髓狀況。
注意事項
並非所有變色的牙齒都可以漂白達成美觀需求。一般而言,牙釉質表面染色、牙齒深層輕度或中度染色、年齡增長而產生的變色、輕度氟斑造成的黃棕染色,以及第一、二級四環黴素染色, 效果最佳。至於具有全身性系統疾病者、孕婦或哺乳者、牙齒齲蛀過大者、牙齦萎縮或牙根暴露而易敏感者、三級以上四環黴素染色或屬藍灰色系染色者,則較難以漂白達成美觀需求。
pH值介於5.3~7.2之間的碳醯胺過氧化物,不會對牙齒造成酸蝕的作用。牙釉質不會因為碳醯胺過氧化物的漂白作用而有軟化的現象產生。因此不當的過度使用才會造成牙齒表面粗糙。至於患者牙齒敏感且酸軟的感覺,主要來自於藥劑的滲透壓與牙髓本身的壓力不同、牙本質厚度、齒質是否缺損及補綴物的裂隙等的影響,所以在漂白治療前,需先處置齒質缺損及補綴物的裂隙。
對牙齦造成刺激的因素,包括牙托密合度不佳、牙托邊緣粗糙或過長、以及漂白藥劑的化學性刺激等。當出現上述症狀時,只要縮短漂白時間、暫時中斷漂白療程,或重新製作密合度較佳的牙托便可改善。
牙齒美白效果一般可以持續一至二年左右,但仍與個人的習慣有關,易造成牙齒染色的嗜好應該避免,如抽菸、喝茶、咖啡、可樂等,均會縮短牙齒美白的時效,若有回色情形,則需再作追蹤治療以維持牙齒亮麗潔白,而此時的美白步驟將會簡易許多。
Comments